一、可以引發毛皮動物掉毛的因素有:
1、疾病、饑餓、營養不良、機體消瘦有可能造成被毛脫落。
2、如果冬毛期使用過高的能量,會造成皮脂代謝的紊亂性疾病,引發被毛脫落。
3、維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E、葉酸等的不平衡,會引發掉毛。
4、微量元素不足,比如鋅的缺乏,會引發掉毛。
5、寄生蟲會引發掉毛,治療按照每千克體重添加0.6毫克伊維菌素皮下注射。
6、細菌感染引發的掉毛,注射青霉素、鏈霉素治療。
7、真菌感染引發的掉毛,可用碘酒外用消毒患處。
8、飼料中毒引發的掉毛,要停喂該飼料,補充維生素。每千克飼料補充500毫克B族維生素,也可添加酵母。
二、營養引起的脫毛、掉毛,比較容易區別和判斷。比較關鍵的幾點如下:
1、B族維生素缺乏,主要表現為全身被毛粗亂、不光亮。維生素B2、維生素B12、泛酸缺乏或者不平衡的時候,除了會引起上述癥狀外,還會引起全身被毛的小塊脫落,顏色也會變淡,出現脂溢性皮炎的癥狀。
2、礦物質元素缺乏,比如銅、鋅、硫、錳等的缺乏,尤其是硫缺乏,會引發掉毛、咬毛。含硫氨基酸長期不足,會引起動物食毛或禿毛癥。具體表現為表皮角質化、被毛彎曲、被毛慢慢褪色,動物出現啃咬被毛,真毛禿尖、絨毛變短,尤其是尾尖會掉毛,甚至沒有毛,整個看上去毛就像被剪了一樣。
3、含硫氨基酸,尤其蛋氨酸缺乏,營養代謝病不會突然發病,掉毛癥狀一般從耳部開始有表現,再到頸部,再到前肢、體側,最后到尾部,是逐漸變化的過程。毛纖維是一種復雜的角化蛋白,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其中,含硫氨基酸就占氨基酸總量的18%以上,因此含硫氨基酸對毛纖維生長發育影響很大。而蛋氨酸是主要的含硫氨基酸,并可轉化為胱氨酸、半胱氨酸,并且不能由其他氨基酸在體內合成,因此蛋氨酸對毛纖維生長發育影響非常大。蛋氨酸對毛皮生長發育、毛纖維的品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蛋氨酸對毛皮動物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分子水平上分析蛋氨酸對毛皮品質的影響,會發現,在水貂為實驗動物的時候,它體內有一些生長因子的基因表達會隨著添加的蛋氨酸水平不同有所改變。日糧中添加蛋氨酸后,這些促生長因子的基因表達量會升高。因此從分子水平上看,蛋氨酸促進了生長因子的基因表達,從而提高了生長因子的表達量,進而對動物的生產性能和毛皮品質發揮了好的作用。
蛋氨酸是毛皮動物的含硫的必需氨基酸,毛皮動物對蛋氨酸有比較高的需求。毛皮動物合成毛皮需要大量的含硫氨基酸,包括胱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在動物機體內可以轉化成胱氨酸和半胱氨酸,滿足動物對含硫氨基酸的需要。但是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卻不能轉化成蛋氨酸,因此蛋氨酸是不可替代的。
有實驗發現,如果降低毛皮動物日糧的蛋白質水平,但同時補充適當蛋氨酸,仍然能保證毛皮動物正常的營養需求。有研究表明,在蛋白質水平為30%的藍狐日糧中,添加占飼料總量0.8%的蛋氨酸,此時飼料中蛋氨酸的整體水平可達到1.14%,能夠滿足藍狐育成期生長對蛋氨酸的需要,也就是說稍微降低飼料蛋白水平,但補充蛋氨酸,不影響動物的正常生長和營養需求。另一個針對冬毛期藍狐的實驗也發現,在冬毛期日糧中,蛋氨酸水平達到1%左右的時候,冬毛期的藍狐也獲得了較好的生長性能和毛皮質量。針對冬毛期水貂的實驗證明,在育成期飼料中,蛋氨酸水平在1.4%左右,在冬毛期飼料中,蛋氨酸水平在1.5%—1.6%的時候,水貂的生產性能和毛皮發育,尤其是針絨毛的生長情況和質量都特別好。